環境教育系列活動ˍ互花米草工作坊篇

 

撰寫人:邱俐蓉

時間:2016.12.28

活動時間:2016.10.13-11.4,共5週

 

 

內文:

  互花米草,原生於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禾本科泥灘地植物,原本各國是以作為保護泥灘地的身分,將之引進,後來卻發現米草的繁殖力太強,且有排他性……等因素,使其從保護者之姿,驟變成了灘地殺手。

    互花米草的危害在台灣,已經有十幾年了,從最早的金門,到離靜宜大學最近的高美濕地,都有米草的危害紀錄,並能到現場親眼看見牠。對於外來種的問題,台灣環保界的普遍作法,就是清除外來種,我們可以在google的搜尋引擎輸入「互花米草」後,看到很多有關於米草的危害以及防治方法,沒有例外的話,都是移除、移除、移除!好像除了移除之外,就沒有任何事可以做了。

但是!1051的環境教育課程裡,生態系大二的學生決定給互花米草另一個新的身分–他們決定製作互花米草手抄紙的創作藝術。

話說這米草手抄紙藝術可沒那麼簡單,因為他們從原料到成品,都要自己親手做出來的。為期五周的課程,他們經歷了「米草小簡介」、「手抄米草紙」、「與米草的親密接觸」、「米草藝紙」等活動,以下將簡單介紹各活動內容。

 

 

【米草小簡介】

在接觸互花米草前,一定要先了解牠,就像要跟敵人對戰前,對手要先收集資料一樣。這部分請到通識中心蔡志忠老師來幫我們做非常詳細的介紹。於是我們才明白,了解一個植物,不是只要了解牠的名字、牠的生長環境,就好,更應該要了解,牠的習性背後的原因,那是牽涉到整個大環境的事情,任何一種生物的存在都是。除了習性,更要了解到物種間的交互關係,所以,米草才會來到這裡,來到高美。

 

 

【手抄米草紙】

    我們利用了大約兩三個禮拜的時間,在進行手抄米草的工作。

作業流程:先將米草切細,約三-五公分的長度­→將米草放入加了鹼片的熱水中爛→將煮爛的米草用木槌輕微搥打,至纖維分離→將米草纖維放入洗衣袋搓揉→將米草微纖維放入清水中,與構樹纖維混和,利用工具將纖維起放到不織布上→吸乾不織布上纖維的液體→連同不織布一起放入烘箱烘乾,或室內陰乾

製作的過程中,學生們從原本的很有興趣,覺得好玩的新鮮感,到後來因為一直做重複的動作而感到疲乏。抄紙是一種很古老的藝術,許多民間團體多少還是留有一些類似的技藝,然而抄紙的過程繁複,且一次也無法大量製造,故現代人多以捨棄傳統手作方式,改以機器製作。

這次的手作體驗,不僅是讓同學體驗傳統藝術,更結合了互花米草入紙的概念,讓米草有了新生命。

IMAG0816.jpg

 

 

【與米草的親密接觸】

    看了好久的米草,好像該看看米草在野外生長的情形了。於是我們有一次的校外教學,就實地到了高美濕地北邊,米草猖獗的地方,進行移除的活動。

    對學生來說,這是很有趣的體驗,由於實際活動時間不多,大家好像移除得很不盡興,紛紛表示希望下次活動時間可以再長一點。

IMAG1636.jpg

【米草藝紙】

    最後的活動,就是用親手抄的紙,進行紙類創作的部分。

    這部分,邀請到生態系的生態美學、藝術方面專家–林靜秀老師,來帶領大家進行創作與佈置。每一組的製作都很特別,蟹蟹高美、埃及聖與食物鏈祈福、我要一個沒有廢棄物的海洋、海天一線、消波塊,每個作品都很特別,不只各自表述高美,更是展現了對生態、人文的關懷,可以這麼說吧,牠們把米草的藝術性,往上提高了好幾個層次,非常有趣。

 

祈福.jpg海天一線.jpg埃及聖環與食物鏈.jpg消波塊.jpg蟹蟹高美.jpg沒有廢棄物的海洋.jpg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cohu04 的頭像
    ecohu04

    ECOHU環境教育可以吃嗎?

    ecohu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